丝网除沫器除沫效果好不好?
穿过填料层的气体有时会夹带液体和雾滴,因此,工艺上对吸收设备提出除雾的要求。被净化的气体在离开吸收塔之前要进行除雾。通常,除雾器多设在吸收塔的顶部。常用的形式有以下几种:(1) 填料除雾器,即在塔顶气体出口前,再通过一层干填料,达到分离雾沫的目的。(2)折板式除雾器,它是利用惯性原理设计的最简单的除雾器。(3)丝网除沫器,其为一种分离效率高,阻力较小,重量较轻,所占空间不大的除雾器。
根据除沫装置类型的使用范围,该填料塔选取丝网除沫器。这是一种效率较高的除雾器,可除去大于5µm的液滴,效率可达98%—99%,但压强降较折流板式除雾器为大,约为0.245kpa,且不适用于气液中含有粘结物或固体物质(例如碱液或碳酸氢铵溶液等),因为液体蒸发后留下固体物质容易堵塞丝网孔,影响塔的正常操作。
丝网除沫器是由0.1×0.4mm2的金属扁丝,按特殊的经纬线设计编织而成。将丝网叠置成层放入塔内,含有雾滴的气体通过时,雾滴碰在丝网上被除去,通过去的气体不再含液滴。丝网除沫器能除去小至5μm的雾滴,除雾效率在98% 以上,压力降极小,几乎测不出来。
在相同的条件下,空隙率最小、比表面积最大的高效丝网除雾器对细颗粒的脱除效率最高,压降也最大.还表明,3种除雾器对颗粒的分级脱除效率曲线均呈上凹状,对小于0.1μm的细颗粒和大于2.5μm的粗颗粒均有较高的脱除效率,而对0.1~2.5μm之间的颗粒物脱除效率较低.主要是因为粒径小于0.1μm的细颗粒的扩散捕集作用强,而粒径大于2.5μm的粗颗粒易于被惯性捕集;由于烟气与蒸汽混合后所能达到的过饱和度相对较低,故粒径介于0.1~2.5μm之间的细颗粒长大得不够充分,分级脱除效率不高.对于丝网除雾器,空隙率越小,比表面积越大,对颗粒的脱除效率越高,特别是亚微米级超细颗粒,但压降也随之显著提高.空隙率相近的高效丝网除雾器与孔板波纹除雾器相比,前者对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较高,这是由于丝网除雾器的比表面积较大,更有利于细颗粒与丝网之间的惯性碰撞而捕集脱除,但阻力也相应较高.